微信

入园指导 + 跟踪随访 邵阳市妇幼保健院为残疾儿童撑起康复 “保护伞”
2025-10-09 09:47:51 290
  • 收藏
  • 管理

    为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平等享受教育与康复服务的权利,助力特殊群体融入集体生活,近,邵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组织专业团队走进辖区多所幼儿园,开展“康复指导进校园”公益活动。此次活动以 “定制化服务、精准化干预” 为核心,为园内 3-6 岁残疾儿童提供 “一对一” 专业指导,构建起 “医院 - 学校 - 家庭” 协同联动的康复支持网络,为残疾儿童成长撑起坚实 “保护伞”。

    活动前期,医院团队与幼儿园教师、家长开展深度座谈,围绕残疾儿童日常行为习惯、社交互动能力、情绪管理表现等关键维度进行全面调研,精准梳理出儿童在集体生活中面临的核心难题 —— 如语言发育迟缓导致的沟通障碍、肢体协调不足影响的活动参与度、指令跟随困难引发的融入困境等,为后续干预指导奠定科学基础。

    进入班级后,团队成员化身 “专业观察员 + 个性化引导者”,全程融入儿童游戏、用餐、午睡等日常场景,通过实时记录、动态评估,为每个孩子制定专属干预方案。针对语言发育迟缓的轩轩(化名),老师创新运用 “情景化语言引导法”,借助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趣味形式,引导孩子主动表达需求,从 “被动回应” 转向 “主动交流”;面对肢体协调障碍的涵涵(化名),老师设计 “平衡运球”“阶梯行走” 等简易康复游戏,手把手向幼儿园教师传授训练技巧,确保康复干预能在日常活动中持续落地;对于存在情绪波动的儿童,团队还分享 “情绪卡片识别法”“深呼吸安抚技巧”,帮助教师与家长及时疏导孩子负面情绪。

    医院团队为每名残疾儿童定制《个性化康复指导手册》,手册涵盖家庭可操作的康复小游戏、日常行为引导策略、紧急情况应对方法等实用内容,真正实现 “专业指导从医院延伸到校园、渗透进家庭”。“过去面对特殊孩子的行为问题,我们常常手足无措,这次医院团队的指导让我们掌握了科学方法,能在日常教学中随时提供帮助。” 参与活动的幼儿园王老师感慨道。家长张女士也分享了孩子的变化:“按照团队老师教的互动技巧,在家和孩子做语言游戏,这两天他主动和小朋友分享玩具、表达想法的次数明显变多了,真的特别实用!”

    “残疾儿童的成长需要专业力量与社会关怀共同支撑。” 邵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护士长表示,此次入园指导是科室推进 “医校家协同康复” 项目的重要实践。在随访工作中,科室团队形成两大核心方式:一是通过电话、微信等线上渠道,定期与入园康复儿童的老师沟通,详细了解孩子在园适应、行为表现等情况;二是针对有需求的老师或家长,主动安排团队入园开展现场指导,解决实际操作中的难题。同时,科室高度重视转介跟踪与随访工作,积极为适龄适宜的儿童争取入园、入学机会,向接收机构提供详细的康复档案及必要指导帮助;对于儿童离开机构或转介的情况,均建立完整的跟踪与随访记录,确保服务可查、过程可溯。科室将持续健全 “评估 - 干预 - 跟踪 - 反馈” 全流程服务体系,让专业康复服务覆盖特殊儿童成长的每一个关键场景,助力他们在融合教育中自信成长、快乐生活。


    上一页:邵阳市妇幼保健院 召开 2025 年“国庆”“中秋”节前 工作部署暨集体廉政谈话会议.. 下一页:妇幼关怀进学堂 邵阳市妇幼保健院携手湘中幼专开展健康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