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从营造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做起,亲切地称呼每一位患儿为“宝宝”,用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语气告知每一位患儿家属,让患儿在这里不再感觉陌生和恐惧,而是满满的安全感和家庭般的幸福感,这就是邵阳市妇幼保健院这支儿科护理团队给患儿及家属们留下的深刻印象。
这支平均年龄29岁的护理团队,始终保持热爱,用青春护航天使。2022年,这支团队被授予了“市青年文明岗”荣誉称号。
4月14日上午,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部的一间病房里,邓成俊医生正在为男孩默默(化名)检查身体,小男孩认真地对他说,邓叔叔,我听你的话多喝水,等我好了你就买一碗我最喜欢吃的粉给我吧!管床护士周芝则快速地帮孩子扎针,默默一点也没哭。另外一间病房里,儿科护士长粟菲玲正在认真指导一位8个月大男婴的父亲,指导他喂养、拍背等注意事项。得知这个孩子家庭条件不好,护士们自发去食堂给这位父亲买中饭,给孩子买了新的奶瓶。
据了解,这种和谐的医患氛围在妇幼儿科是常态。“作为儿科的医生护士,要视孩子为己出,视家长为朋友,感同身受,做到耐心沟通,细致观察,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家长和孩子们才能积极配合!”粟菲玲介绍,儿科通常被称为“哑科”,儿童患者不会和医生、护士交流,会给诊疗过程带来不少的难题,这也对儿科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年来,妇幼儿科始终立足“一切以患儿为中心”,秉承“爱心、耐心、细心”的护理理念,以优质护理服务为载体,开展了“快乐输液”服务,医护人员为孩子们准备了穿刺鼓励,如星星、贴贴纸等勇气嘉奖;科内注重引进新技术,能开展危重病人的抢救及护理、心电监护、输液泵、吸痰机的使用、呼吸机等使用;同时,也开展了各种护理技术,如:股静脉穿刺、桡动脉穿刺、洗胃、吸痰、氧疗、新生儿窒息复苏等,儿科护理工作年年满意率100%,科室从未发生过医疗纠纷。
前不久,陶家冲社区一名刚刚出生不久的宝宝因喉软骨发育不良,引起了粟菲玲的关注,宝妈对孩子的喂养、睡眠、沐浴等护理问题都有各种担忧。在宝妈群看到这位妈妈的担忧后,粟菲玲走访到宝宝家中,对宝妈所遇的护理难题进行面对面交流、逐一解答、实地示范指导,并对喉软骨发育不良的家庭护理、新生儿保暖、喂养、沐浴、皮肤护理、预防感染、早期教育等等各个方面的护理相关知识进行宣教。宝妈表示,多亏了护理人员专业细致的指导,不仅收获了护理知识,更是树立了育儿的自信心
以专科护理,延伸妇幼护理服务品牌,把制度承诺从墙上“请”下来,让优质服务从文件中“走”出来,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今年以来,在粟菲玲的带领下,护士们多次走进社区,走进宝宝家中,为患儿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项目,科普健康知识,与家庭携手全力守护儿童健康。同时,专科护理注重从家庭实际需求出发,针对家庭实际存在护理难题提供个性化指导,极大地帮助了孩子及家庭,减少孩子反复来医院就医的不便之处,得到了众多家长的认可。
因工作出色,护理团队多名护士获评“先进工作者”,粟菲玲曾多次获评卫生系统“十佳白衣天使”、邵阳市“最美护士”光荣称号。
“你心里装着病人,病人才会想着你!”粟菲玲说,护士是离病人最近的人,大量的病情观察和治疗措施都是通过护士才能落实到位。希望每一位病人不仅能从护士身上感受到精湛的专科护理技术,并能感受到人文护理所传递的爱和温暖。病人康复出院的笑脸是我们护理团队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