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宝宝,我们今天回家了,感谢儿科的医生护士们,真是辛苦你们了!”4月24日,胎龄34周的双胎早产宝宝在妇幼保健院儿科团队的精心救治下,历时25天,终于痊愈出院了。双胎姊妹花的爸爸妈妈提着喜糖和医护人员一起分享着这份快乐。
3月31日,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接到手术室紧急会诊电话通知:一名孕34周双胎的孕妇因早产,需要紧急剖腹产。在快速询问了解情况后,儿科主任张青松立即组织复苏团队,迅速准备好复苏抢救设备奔赴手术室。在紧急剖宫产下,邓女士顺利娩出2名女婴,体重分别为1.8kg、1.9kg。2名女婴出生后发出了微弱的哭声,呻吟不止。见状,新生儿团队立即予以保暖、清理呼吸道等抢救措施,宝宝们病情好转后,立即转运至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进一步抢救治疗。
在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宝宝继续与生命抗争。由于早产儿各个器官功能发育极不成熟,免疫力低下,宝宝们逐渐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暂停、喂养不耐受、水肿、贫血等早产儿并发症。为了患儿能早日恢复健康,张青松带领儿科主治医师、护士长等医护团队,根据宝宝的病情差异,为她们制定了详细的个性化诊疗及护理措施,从呼吸、循环、消化、感染、营养支持等方面进行综合救治。医护人员24小时监护宝宝血氧、血气及各项生命体征,第一时间捕捉病情危险信号,及时干预,顺利化解每一次危机,让患儿转危为安。让这对早产的双胞胎宝宝顺利实现了从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到渡过呼吸暂停、到自主平稳呼吸;从最初的静脉营养,到完全靠自己吸吮实现肠内营养,奶量从鼻饲一次1:1稀释奶0.5毫升、到5毫升.......变成经口一次40毫升的转变。出院时,宝宝们体重也分别达到2.12KG与2.14KG。
据了解,市妇幼保健院儿科由儿科门诊、儿科急诊、普儿科病房、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组成。配备有呼吸机、多功能生命体征监护仪、气动雾化器、新生儿抢救台、新生儿暖箱等先进医疗设备。儿科在早产儿与高危儿的管理、新生儿呼吸管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与治疗等儿童各系统疾病方面形成了一套规范科学的诊疗方案,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