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来看中医如何添加辅食
2024-08-23 15:59:34 2794
  • 收藏
  • 管理

    添加辅食是宝妈们常常谈论的话题,也是令无数新手妈妈纠结、头痛的问题。辅食添加不当,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积食、过敏、腹泻、湿疹、睡眠差等问题。中医古书对于如何添加辅食早有了详细的记载。

    北宋儿科医学家阎孝忠的《阎氏小儿方论》里记载:“半岁以后,宜煎陈米稀粥,取粥面时时与之;十月以后,渐与稠粥烂饭,以助中气,自然易养少病。唯忌生冷油腻荤茹甜物。”

    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里记载:“儿早哺者,儿不胜谷气,令生病,头面身体喜生疮,愈而复发,令儿尪弱难养。”上面两句话的意思是,小儿脾胃尙弱,过早添加辅食会导致消化不良,容易生病,皮肤易过敏、长湿疹。添加辅食的最佳时间为孩子6个月后,首次添加辅食米油(米粥表面不带米粒的那层粥油)最好,十月后可以摄入少许稠粥烂饭,养脾胃,脾胃健运小儿才好养少生病。刚添加辅食忌生冷水果、鱼肉、鸡蛋、甜食。

     

    image.png

     

    添加辅助牢记五个原则

    原则一:

    辅食和母乳、奶粉需分开喂养。喂了辅食不能马上喂母乳或奶粉,喂了奶粉和母乳后也不能马上喂辅食。宝宝的脾胃功能尚未发育成熟,母乳和辅食连着吃则很难消化吸收,容易导致积食,积食久了会导致疳积。

    原则二:

    按需喂养。宝贝没有强烈的进食欲望或拒绝进食,不要强迫孩子进食。

    原则三:

    如果宝宝的大便、睡眠、胃口、情绪出现问题时,比如腹泻、便秘、食欲不振、脾气易燥、夜间睡眠不安,这个时候需暂停辅食。等宝宝状态好的时候,再尝试添加新种类的食物,然后观察宝宝的大便和睡眠情况。

    原则四:

    辅食中尽量少添加寒凉食物,包括性寒的食物(黄瓜、西瓜、柚子、梨等)和低温的食物(冷饮、冰激凌及刚从冰箱取出的食物等),下午4点及夜间不宜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如肉、鸡蛋、甜品、水果等。

    原则五:

    不要过早添加辅食,也不要一开始就添加难消化的肉、蛋、水果等。

     

    中医推荐辅食清单

    6个月:孩子的第一口辅食最好是米油,米油就是米粥表面不带米粒的那层粥油,米油是米中精华,它的补养效果是最佳的,且极易消化,对脾胃非常友好。

    7-9个月:辅食宜为米油、白粥、米粉为主。

    10-12个月:米油、白粥、土豆、红薯等消化的根茎类食物做出泥状,也可以在粥里逐步少量添加。

    1-1岁半:孩子运动量开始增大,母乳和奶粉的摄入量开始慢慢减少,辅食量可适当增多,这时可添加根茎类蔬菜,土豆、胡萝卜、南瓜、山药等。

    1岁半-2岁 孩子走路越来越稳,运动量也越来越大,能量需求越多,孩子的奶量进一步减少,原来的辅食变成主食,粥、饭、面条等米面食品为主食。红薯、山药及其他蔬菜可以由软烂质地逐渐变成块状。


     

    image.png


    肉、蛋、水果什么时候添加最好?

    很多宝妈担心如果不添加肉、蛋、水果会导致宝宝营养和维生素的缺乏。其实不然,最重要的营养供给还是来源于母乳或奶粉,这里的脂肪和蛋白质已经足够满足宝宝的成长需要了。五谷本身就有很丰富的维生素,宝妈不需要担心维生素缺乏。所以添加肉、蛋不需要太早,等宝宝长出磨牙,有咀嚼能力的时候可以尝试添加肉粒和蛋,这样才有利于食物消化。

    小儿属于纯阳体质,但大多数水果偏寒凉所以1岁以内的宝宝最好暂时不吃水果。1岁以后添加也要避免寒凉性的水果。

     

    宝宝出现积食的表现有哪些?

    image.png

     

    宝宝出现积食中医怎么调理?

    宝宝如果出现积食症状应暂停辅食或调整辅食,中医可以通过中药、小儿推拿、穴位贴敷、挑治等方法帮助宝宝调理脾胃,消食化积。


    上一页:戳这里,了解智力发育迟缓的原因 下一页:手术室为什么这么冷:一场科学的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