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为什么有些抽血项目要求空腹?一文讲清!
2025-06-05 17:10:43 201
  • 收藏
  • 管理

    去医院体检或看病时,常常会听到医生说“明天早上空腹来抽血”。为什么有些抽血项目一定要空腹呢?空腹抽血又有哪些注意事项?今天就来为大家详细科普一下!

     

    一、空腹抽血,为的是精准检测

        空腹状态下,人体处于基础代谢阶段,血液里的各种成分相对稳定,能最真实地反映身体的健康状况。很多生化检验项目的正常参考范围,都是依据健康人空腹时的检测结果制定的。如果不空腹,饮食就像往平静的湖面投石子,会干扰检测结果,让医生难以做出准确判断。

    举个例子,食物消化代谢后会产生各种“小插曲”:

    酒:酒会促进细胞分泌甘油三酯,使得血脂会升高。

    高蛋白及高嘌呤食物:尿酸或尿素氮升高。

    油腻的食物:血清或血浆呈现出乳白色样浑浊而干扰血脂检测和血小板聚集率检测,导致血清甘油三酯浓度和血小板聚集率升高(建议素食3天再复查生化指标)。

    高盐的食物:会导致体内钾钠失衡,导致高钠血症,影响生化检测结果。

     

    二、这些项目,必须空腹抽血

     不是所有抽血项目都需要空腹,一般以下几类检查建议空腹:

     

    糖代谢检查: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等,空腹检测能准确反映身体的血糖调节能力,帮助判断是否有糖尿病或血糖异常。

     

    血脂检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进食后血脂浓度会发生变化,空腹检查才能得到可靠的血脂数据。

     

    血液流变学检查:也就是常说的血黏度检查,了解血液流动状态,空腹检测结果更具参考价值。

     

    其他特定项目:像血小板聚集率,蛋白S和蛋白C活性,以及医院的一些特殊项目,如骨钙素等骨代谢标志物检测,都需要在空腹状态下进行。

     

    三、空腹抽血,这些细节要牢记

     

    把握空腹时长:至少禁食8小时,12 - 14小时比较理想,但千万别超过16小时比如计划第二天上午8点抽血,前一天晚上8点后就别再进食了。空腹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血糖过低,引发头晕等不适,还会影响检测结果。

     

    调整饮食:抽血前一晚正常吃饭,但要避开高脂、高蛋白、高糖食物,更不能喝酒。保持饮食清淡,才能让检测结果不受干扰。

     

    少量饮水:空腹期间可以喝少量白开水(不超过100毫升),润润喉、解解渴没问题,但饮料、咖啡、茶水、牛奶等就别碰了,它们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

    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抽血前24小时别进行剧烈运动,采血当天保持心情平静。如果急忙慌跑到医院就抽血,血液浓度等指标可能会“闹脾气”不准确。建议到医院后先静坐5 - 10分钟,调整好状态再去抽血。

     

    了解了这些知识,下次需要空腹抽血时,就能做好准备,轻松应对啦!记住,规范的空腹抽血,是获得准确检测结果的重要一步,也是对自己健康负责哦!


    上一页:包皮过长不用慌,小小手术来帮忙 下一页: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后,卵泡黄素化囊肿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