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谈到更年期,相信很多母亲都为之困扰,辗转难眠的长夜,突如其来的潮热,无处可说的苦闷……在更年期的漫长时间中,又带来了更多的不理解、争吵、抱怨,成为一个个家庭的重担。但无奈的是,我们仍然对此避而不谈。我们认为青春期是美好的,成长的象征,却以为更年期是衰老的、讨人嫌的。
一、什么是更年期综合征? 1. 更年期:一般是指女性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1年内的时期,平均年龄在45-55岁之间的阶段,是女性一生中从生育期过渡到老年期的重要阶段。 2. 更年期综合征:指女性在45-55岁前后,因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或丧失,以致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出现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代谢障碍为主的一系列症候群,常表现为月经紊乱、潮热、出汗、情绪不稳定、抑郁、烦躁失眠等。 二、更年期综合征的主要症状 1、月经紊乱(包括经期提前、缩短或者延长,经量的改变)。 2、潮热、出汗、胸闷、心慌等。 3、抑郁或烦躁不安、急躁易怒、爱发脾气、失眠多梦等。 4、肌肉酸痛,骨质疏松;因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出现血管舒缩障碍而导致轻度高血压甚至心血管问题。 5、尿、血雌激素(E2)以及抗缪勒试管激素(AMH)降低,促卵泡素(FHS)及黄体生成素(LH)明显升高。 三、中医对更年期综合征的认识 “更年期综合征”中医称之为“经断前后诸证”,古代称之为“脏躁”、“百合病”。《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言“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女性七七之后,也就是步入绝经年龄后,脏腑机能逐步衰退,肾气衰退,天癸竭,冲任二脉亏虚,肾阴阳失调;加之体质虚弱、精神因素等各方面差异,不能适应和调节这一生理变化,引起肾气衰退过早、过快,出现一系列脏腑紊乱,阴阳平衡失调现象,诱发更年期综合征。 中医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一、中医内治法 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以月经紊乱为主要表现,同时可伴随多种症状。临床辩证分型分为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巨虚三类,需根据“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选方,进行个性化治疗,常用方剂如左归丸、右归丸、二至丸合二仙汤、杞菊地黄丸、甘麦大枣汤等。 二、中医外治法 对于经断前后诸证,中医外治疗法主要以疏通脏腑经络气血为主,从而达到调节内分泌、改善卵巢功能的作用,包括针灸、推拿、火龙罐、刮痧、脐疗、督灸、耳穴压豆、穴位埋线等。 更年期中医养生 1.适当锻炼 积极参加社交活动,打球、跳广场舞或中医八段锦、太极等,或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如手工活、插花、十字绣、书画等丰富生活。 2.饮食调理 注意饮食结构的多样化,增加多种水果、蔬菜、坚果以及肉蛋奶的摄入,并注意补充钙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少食多动,预防肥胖。 3.自我调节 多数女性的更年期的症状多表现为情绪改变,焦躁抑郁等,用平和宽容的心态面对生活,多向朋友或亲人倾诉烦恼,尽量保持平和心态,必要时接受心理医生精神支持和疏导。 母亲节将至,打个电话回去关心一下妈妈吧。问问她的身体怎么样,睡得好不好,开不开心? 小时候总是妈妈带着我们往前走,是时候由我们主动牵起妈妈了。 我院中医科现已开展中药汤剂内服及针刺、放血、艾灸、火龙灸、督灸、任脉灸、脐疗、耳穴压豆、穴位贴敷、穴位埋线、拔罐、刮痧、推拿、中药热奄包、中药保留灌肠等系列中医特色外治,并针对母亲节与本院妇科一起推出系列优惠活动,如果有意向求医,可以前往我院中医科门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