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刚经历完骨开十指的分娩痛,本以为“卸货”后就可以轻松一些,没想到,产后手指关节痛、手腕痛、肩颈痛、腰腿痛等一系列的疼痛又接踵而至,让一些宝妈苦不堪言。
一、什么是产后身痛
产妇在产褥期间,出现肢体、关节酸痛、麻木、重着者,称为“产后身痛”“产后关节痛”“产后遍身疼痛”“产后痹证”“产后痛风”,俗称“产后风”。
二、产后身痛的病因病机
产后百脉空虚,气血不足为其发病的重要内在因素,风、寒、湿之邪乘虚而入为其外在因素。主要病机为产后气血虚弱,风、寒、湿之邪乘虚而入,使气血凝滞,经脉痹阻,“不通则痛”;或经脉失养,“不荣则痛”;或产时耗伤肾气皆可致产后身痛。
三、产后身痛的中医分型治疗
(1)血虚证
证候:产后遍身关节酸楚,肢体麻木、疼痛,面色萎黄,头晕心悸,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
治法:补血益气,通络止痛。
(2)血瘀证
证候:产后遍身疼痛,或关节刺痛,屈伸不利,按之痛甚,恶露量少,色暗夹血块,小腹疼痛拒按,舌紫暗,苔薄白,脉弦涩。
治法:养血活络,行瘀止痛。
(3)外感证
证候:产后遍身疼痛,项背不舒,关节屈伸不利,或痛无定处,或冷痛剧烈,遇热则舒,或关节肿胀、重着,或肢体麻木,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养血祛风,散寒除湿。
(4)肾虚证
证候:产后腰膝、足跟疼痛,艰于俯仰,头晕耳鸣,夜尿频多;舌淡暗,苔薄,脉沉细弦。
治法:补肾填精,强腰壮骨。
四、产后身痛的外治疗法
1、火龙罐疗法:火龙罐是集推拿、艾灸、揉痧、点穴、熨烫于一体的中医康复理疗技术,结合点、震、叩、碾、推、按、拨、揉、熨、烫十种手法,兼以艾灸燃烧时产生的近红外光辐射的电磁波和光电对人体细胞线粒体发生生物化学作用,几乎无痛的一种治疗性和舒适性并存且无副作用的疗法。
2、扶阳罐疗法:扶阳罐疗法是使用带有温热、磁场和红光的温灸磁疗红光罐在人身体相关经络、穴位表面采用刮、灸、推、按、揉、摩等方法进行理疗调理,具有驱寒祛湿、温经通络、扶正祛邪、平衡阴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3、棍针疗法:棍针是一把插上艾条的“陶瓷铲”,它作用于关节、肌肉、肌腱和韧带上的痛点实施拨筋的手法。使互相粘连的“筋”得以松解,从而达到疏通经络,松解筋膜,散寒除湿的作用。集艾条、刮痧、推拿、点穴为一体。
4、雷火灸疗法:雷火灸是利用药物燃烧时产生的热力、红外线辐射力和药化因子、物理因子通过脉络和腧穴的循经感传共同达到温通经络、调节人体机能来治疗人体疾病。
5、温针灸:采用针刺联合艾灸治疗,取足三里、大椎、肾俞、命门、关元、血海等穴。本法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
6、平衡火罐疗法:平衡火罐疗法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中医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为依据,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局部或经络腧穴由表及里,引起局部乃至全身反应,从而调整机体功能,达到疏通经络、调整气血、平衡阴阳、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祛风除湿、去病健身的目的。
7、产后身痛的食疗
原料: 当归、白芍药各20g,黄芪30g,桂枝10g,大枣70g,鲜羊肉500g,水3000毫升,盐、味精各适量。
制作方法: 将鲜羊肉切好备用,生姜切片;当归、白芍药、黄芪、桂枝用纱布包好封口。砂锅盛水,加入鲜羊肉、大枣大火煮沸半小时,再加入生姜、药包后转小火煎煮1小时,用盐、味精调味即可;温热服。
功效: 活血化瘀,补气养血,宁心安神,御寒生肌。
预防与调护:本病应以预防为主,加强产褥期护理,慎起居,避风寒,注意保暖,避免居住在寒冷潮湿的环境,饮食营养丰富,增强体质,适当活动,保持心情舒畅。本病治疗应以养血为主,若有外感宜稍佐宣络之品。发病后应及时治疗,避免迁延日久,而成痿痹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