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亲爱的准妈妈们,在充满喜悦的孕期,保护自身健康是头等大事。除了我们熟知的注意事项,一种由蚊子传播的疾病——基孔肯雅热,也需要您特别关注。孕妇感染后不仅影响自身健康,还可能对胎儿造成风险,这篇文章将带您全面了解它,并教您如何科学应对。
一、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主要是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这种病毒不会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
二、孕妇感染后有哪些症状?
孕妇感染后的症状与非孕妇相似,通常在蚊虫叮咬后2-4天(最长可达12天)出现。主要症状包括:
l 突发高烧:体温可升至39°C以上,一般1-7天即可退热。
l 严重关节疼痛:这是最典型的症状,常见于手腕、脚踝、膝盖等部位,可能导致行动困难。这种疼痛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
l 皮疹:发烧后2-5天可能出现斑丘疹,多见于躯干和四肢。
l 肌肉疼痛、头痛、恶心乏力等。
重要提示: 部分孕妇感染后可能症状轻微,甚至没有明显症状(无症状感染),但仍需引起重视。
三、对孕妇和胎儿/新生儿的主要风险是什么?
这是准妈妈们最关心的问题。总体而言,大多数感染孕妇都能顺利分娩健康的宝宝,但确实存在一些需要警惕的风险。
1. 对孕妇本身:
孕期女性的免疫系统有所变化,感染后可能比普通人感到更疲惫,恢复期更长。高烧本身在孕早期可能对胎儿发育有潜在影响。
2.对胎儿/新生儿的风险:
目前研究表明,基孔肯雅热病毒可能通过胎盘感染胎儿(罕见但可能),如果在孕晚期可能会增加早产、胎儿生长受限的风险等。临近分娩时感染,病毒垂直传播的风险会增加。新生儿可能在出生时或出生后短期内出现感染,表现为发热、皮疹、肝功能异常等,严重时可能导致新生儿重症。
四、万一怀疑感染,该怎么办?
1. 立即就医:
如果您出现上述症状,请立即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您的孕期情况和疑虑。
2. 科学治疗与护理:
l 多饮水补充水分,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劳累;
l 降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孕妇安全的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避免使用布洛芬、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尤其是在孕晚期。
l 缓解疼痛:关节疼痛明显时,可通过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缓解不适,需遵医嘱使用。
3. 加强孕期监测:感染后需密切关注胎儿情况,定期进行产检(如超声检查、胎心监测等),及时发现胎儿生长发育异常,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调整孕期护理方案。
五、最重要的:如何预防?
预防是保护您和宝宝免受侵害的最有效武器。
1. 避免前往流行区:孕期旅行需谨慎,如无必要,请尽量避免前往基孔肯雅热流行的地区。
2. 严防蚊虫叮咬:
l 环境防蚊:定期清理家中积水(如花盆托盘、水桶、下水道等),消除伊蚊滋生地;使用蚊帐(建议选择防蚊纱帐,睡前检查是否有缝隙)、安装纱窗纱门,减少蚊虫进入室内。
l 个人防护:外出时(尤其是清晨、傍晚伊蚊活跃时段),穿长袖上衣、长裤,暴露皮肤涂抹孕妇可用的低刺激驱蚊产品,避免前往草丛、积水多的蚊虫密集区域。
基孔肯雅热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孕妇感染后若及时规范处理,多数可顺利恢复,胎儿风险也会显著降低。无需过度恐慌,但务必重视“预防优先”,做好日常防蚊;出现症状后不拖延、不盲目用药,严格遵循专业医生指导,才能最大程度保障母婴安全。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提供健康科普信息,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诊断和治疗方案请务必咨询您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