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产后42天后,很多妈妈们都会去医院进行盆底肌检查,但是检查完,拿着报告却犯了蒙,不知道手中的盆底表面肌电评估报告到底说的什么?
从盆底肌评估报告单上看,记录的四项名称分别为:前静息阶段、快肌测试阶段、慢肌测试阶段、后静息阶段。对于非专业的宝妈们来说,看到这些奇怪的名词确实很容易满脑子“问号”,不过不用担心,今天我们就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带大家去了解这些“专业”的词汇。
我们来看“静息阶段”,报告上的第一项和第四项,也就是“前静息阶段”和“后静息阶段”。这里的“前”和“后”为盆底肌收缩前和盆底肌收缩后,此时测得的指标为盆底肌处于静态状态下的肌张力。
如果这两个指标异常,代表你的盆底肌在不收缩的情况下也处于一种高张力状态。一般情况下,盆底肌张力大于4μV提示盆底肌静息张力升高,而这种高张力可能会导致盆底肌缺血,从而引起性交痛、尿潴留、便秘等。
接下我们在一起看“快肌(Ⅱ类肌纤维)阶段”和“慢肌(Ⅰ类肌纤维)阶段”。这里的“快”和“慢”描述的是肌肉收缩的反应速度。
那么我们什么时候需要肌肉收缩速度快呢?当我们需要盆底肌进行收缩的功能,比如排尿、排便、性生活时,如果快肌功能障碍,便可能会出现压力性尿失禁、粪失禁、性功能障碍等问题。
那么收缩速度慢的肌肉在起什么作用呢?我们的盆底肌上方承托着膀胱、子宫和直肠,慢肌便是提供承托这些脏器和组织的承托力。如果慢肌功能障碍,承托力不够便会出现脏器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等问题。
临床上,多数医生们会先看总得分,再看单项得分,接着看每项具体数据,最后根据手检及评估给出针对性的建议。
综合评分满分是100分,得分越高越好。(但也不能作为盆底肌是否好坏的唯一依据,还要考虑是否有腹肌、臀肌等其它辅助的参与,因此只能作为参考),综合得分<80:一般会建议必要考虑盆底康复。每个人盆底受损功能状况各异,分数越低说明此项情况越严重。
温馨提醒各位宝妈,产后42天后一定要及时去做盆底检查。不管是顺产还是剖宫产女性,产后的盆底功能受损现象非常普遍。也有部分女性出现盆底功能受损,真正影响生活质量的后遗症,可能要到十几年后才反映出来,因此没有引起很多人的重视。产后42天至半年,是盆底功能恢复的黄金期。早发现问题,早治疗,是盆底康复女性一生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