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孩子写作业不专注,偷听爸妈谈话却听得很认真。有的孩子玩乐高、看动画、玩游戏的时候专心致志,甚至喊他们吃饭都没反应,但是读书、写字、练琴做这些跟学习相关的事情的时候又非常容易分心,那么这样的孩子他的注意力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
笼统的说一个孩子注意力好坏都是不科学的。
注意力的四个特质①广度 ②稳定性 ③分配性 ④转移性 可以作为我们评判孩子注意力的四个维度。
1. 注意力广度:眼睛的"广角镜头"
- 解释:同一时间内能关注多少信息
- 例子:读课文时一次能看5个字 vs 10个字的孩子,后者效率更高
- 本质: 顶叶-枕叶神经通路连接密度低
- 训练建议:舒尔特方格、找不同游戏
2.注意力稳定性:专注的"耐力赛"
- 解释:保持专注时长的能力
- 例子:有的孩子能听完20分钟绘本,有的5分钟就分心
- 本质:大脑前额叶皮层抑制干扰的能力不足
- 训练建议:番茄钟法(将任务拆分成短时间专注块+短暂休息,从5分钟专注开始阶梯式延长)
3. 注意力分配:大脑的"多任务处理器"
- 解释:同时处理多个任务的能力
- 例子:边听讲边记笔记,边跳绳边数数
- 本质:大脑多区域协同工作效率低
- 训练建议:双重任务游戏(如边拍球边背古诗)
4. 注意力转移:大脑的"换台按钮"
- 解释:从一件事快速切换到另一件事的能力
- 例子:数学课刚结束,孩子能否快速进入语文课状态?
- 本质:基底神经节调控功能未发育成熟
- 训练建议:交替指令游戏(如"拍手-跺脚"快速切换)
注意力就像一盏聚光灯,决定了哪些信息会被大脑重点处理。它并非天生固定,而是可以通过科学方法锻炼和提升的。从注意力的广度、转移、稳定性到分配,每个维度都影响着孩子的学习、生活和社交能力。
理解注意力的运作规律,能让我们更理性地看待孩子的“分心”行为,并通过适当的引导和训练,帮助他们逐步提升专注力。毕竟,良好的注意力不仅是学习的基石,更是未来适应快速变化世界的重要能力。